那些徒步西藏的直播是真的吗?

拉萨 更新于:2025-06-10 07:11
  • 天下的风情

    徒步西藏的直播有真实也有虚假的。随着互联网和直播技术的发展,确实有许多热爱户外运动和探险的人通过直播平台分享他们在西藏徒步的经历,这些直播内容是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真实体验。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真实的情况,比如有人为了吸引观众,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徒步经历,甚至使用一些剪辑、特效等技术手段来营造更加刺激和惊险的视觉效果。因此,对于观看这类直播,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1. 观察直播中的细节,比如装备、路线、环境等是否与西藏的自然环境相符。 2. 注意直播者的行为和语气是否自然,是否存在过于夸张的表演成分。 3. 可以查阅直播者的其他内容,了解其历史直播情况,从而判断其真实性。
    总之,对于网络上的信息,保持谨慎的态度,理性判断,是必要的。

    举报
  • 老娘姓周1

    自媒体的出现,徒步西藏的人多了起来,因为徒步好直播,骑行是不好直播的。

    这里面就有真徒步,假徒步的问题。

    我曾三次进藏,在路上也遇到一些骑行和徒步的游客,在路上看到徒步的人以藏民居多,在旅店看到一些“驴友”出发或归来,他们录视频,做直播。

    我曾写过文章,说明一人徒步西藏特别是进入无人区探险旅行没有太大的意义,充满危险,是对生命不负责任。

    我再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徒步进藏单程2000公里以上,需要用时100天左右。

    西藏适合旅游的季节,从6月份至10月份上旬,回避雨季,剩下的时间也就100多天,其它时间,从10月下旬到第二年4月,是西藏的雪季,是不适合进藏的。

    新藏线和青藏线因穿越几个无人区,不适合徒步进藏。

    川藏线是徒步者选择最多的线路,川藏线南线2800公里,川藏北线2250公里。走完全程约需要100天时间。

    从时间上判断,如果某某8月底,9月初宣布出发,徒步进藏,那么,他基本上是假的,这个时间想真徒步进藏,也是到不了西藏的。

    二、徒步进藏和在西藏徒步是两个概念。

    我曾在西藏徒步两天,在冈仁波齐转山徒步52公里,当时,没带帐篷、睡袋,只背小背包,装手机、充电器、电筒、水、饼干、洗漱用品、雨衣、备用鞋等,大约5公斤,穿衣服较多,之后下山时扔掉了绒衣。第一天徒步24公里左右,住芝热寺,喝羊肉汤,第二天走完全程,翻过卓玛拉山口,到晚上8时到塔钦镇。

    由于徒步转山的海拔在4000米之上,当时我感觉非常难受。

    当然,我不能以自已的身份状态来衡量别人的能力。

    但长途拔涉,长时间徒步,特别是在高原徒步,要求徒步者尽量少负重,轻装前进,但是西藏的恶劣多变的气候,高原高寒环境,又要求徒步者必须背大背包,携带帐篷、防潮垫、睡袋、雨衣、登山杖、衣服、帽子、围巾、手套、洗漱用品,水壶、水杯、手机、充电器、光源、火源,食品以及少量锅碗等。这些东西算下来,需要65一70L背包,负重在20公斤左右。

    现在川藏线上青旅较多,各村庄一般相距也只有20公里左右,这使得徒步者基本上找得到投宿点,路上每天也有增加补给的可能。

    但是,雨雪冰雹等使徒步者困难重重,进程受阻。此外,少数地段,村庄之间距离超过50公里,也就是说徒步者必须野外露营,食品得不到补给,手机也不能充电,高海拔,低温,野外很危险,有很多不确定性。

    这也是我不赞成徒步进藏的原因。

    徒步进西藏因此面临严峻的挑战,不排除有徒步完成全程的驴友,但很多“网红”一边走还要一边录播,走完全程是值得怀疑的。

    三、从装备和路程判断真假

    真徒步者一般是有信仰的人,或是徒步旅游爱好者,是不在意报不报道,直不直播的,但也不排除一石三鸟的徒步者。

    我们可以从视频中徒步者的装备来判断是真是假。

    1、有的徒步者拖一个大车,带着各种装备,打着标语,这基本上是假的,因为进藏路上翻山越岭,72道弯,108道拐,大车拉不上山,下山也刹不住。这样的人,进不了藏。

    2、徒步的人只能背包,背大包的最可能,但包太大,也背不动。背小包的,设备不够,走不远。

    3、公路徒步适合穿中低帮徒步鞋,穿高帮鞋走不快,穿皮靴、旅游鞋也走不远。

    4、展示旅途奇遇、奇葩生活的,基本上是假的。

    为了创新、创意,一些视频展示徒步者的奇遇、奇葩生活,比如“男女驴友”相遇并产生好感,驴友在荒野“洗澡”等,都不真实。

    5、此外,从时间地点判断真假,比如头一天在林芝,第二天就到了250公里外的米拉山口,只有汽车才有这么快。

    消失在无人区的徒步爱好者刘银川最后的照片

    最后结语,徒步进藏,是真徒步假徒步,是走全程还是走一段,并不重要,只要在西藏拍的,只要拍的好看,我们都认同。只要不违反常理,不太离谱,也没有大问题。如果太离谱,误导观众,我们应该指正,并抵制。

    这是我的观点,一家之言,供参考。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